在目前的餐饮出海浪潮中,中国餐饮品牌已在东南亚已经开出了超过6100家门店。东南亚的市场到底有多大?为何对中餐品牌有着如此神秘的吸引力?餐饮出海东南亚有哪些问题和挑战?全球品牌和东南亚本土品牌如何实现区域扩张?
报告分为6个部分,分别是:
简介
内卷的中国餐饮业
东南亚餐饮市场格局
中国餐饮在东南亚运营策略:案例研究
落地建议
结论 - 中国餐饮品牌能顺利出海?
相信大家都清楚中国餐饮行业的内卷程度,而为寻求更高的增长和利润空间,大量玩家开拓新市场。截至2024年年底,已有超60个中餐品牌在东南亚开出了超过6100家门店。其中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和瑞幸等大型茶饮连锁品牌贡献了超过七成的门店数量。而说中文的华人人口最多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则出现了最多的品牌。
2023年中国餐饮业市场规模高达7480亿美元,行业高度饱和,充分竞争。而仅在2024年上半年,中国已有超过100万家餐饮企业倒闭,同比增加70%。可见在宏观环境和行业激烈下,2024年对中国餐饮业是充满考验的一年。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国餐饮品牌不仅优化从供应链到管理再到营销的各个环节以提高竞争力,更将目光投向海外东南亚市场。虽然东南亚1329亿美元的餐饮市场规模仅为中国市场的 17%,但由于它地理上与中国邻近,饮食文化由于早期华人移民和中国有一定的相似性,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比中国低,对中国餐饮品牌而言有很大的吸引力。
除此之外,东南亚市场巨大的利润空间更是推动了中餐品牌的出海潮。大型区域性和国际性品牌在东南亚持续实现盈利,有些品牌甚至还积极收购其他公司,拓展其商业版图。与此同时,很多东南亚本地品牌逐渐扩张海外市场,进一步提升利润空间和国际影响力。
然而,东南亚各国餐饮生态在成熟度和复杂性上存在显著差异,新进入者会否水土不服?已进场玩家能否保持增长势头?这取决于他们的本地化战略,特别是在运营模式、合作伙伴选择、供应链管理和成本结构等关键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