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远程和混合模式助力医疗机构完善心理健康服务

来源: Zoom视频通讯
作者:Zoom视频通讯
时间:2023-05-24
1007
随着大众在过去几年逐渐对远程协作和沟通的适应,远程心理诊疗已成为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手段。

随着大众在过去几年逐渐对远程协作和沟通的适应,远程心理诊疗已成为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手段。根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高达9500万。与躯体疾病相比,心理咨询和诊疗对于专业仪器设备的检查和个体生化指标依赖较小,更加依托医生强大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和患者的深入交流及行为观察来进行诊疗。数字化的远程诊疗作为医疗领域的新模式,打破空间壁垒,提升了问诊效率,以便捷的智能工具提高了患者对在线诊疗的接受度,将有效优化心理健康诊疗流程。

针对各医疗机构推进或扩展在线心理诊疗服务需求,Zoom打造相应的智能应用方案,助力各诊所和医院积极探索混合型疗法,以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式为患者带来平等的就诊体验。

640.jpg

从临床和技术角度看远程心理诊疗

针对偏远地区的患者,线上心理咨询等业务的开展帮助医疗资源分配趋于公平化,使更多患者能够享受高质量的专业诊疗和咨询服务。同时,远程医疗和混合型面诊模式为心理诊疗师等医务工作者带来了更大的工作灵活性,患者可以在家中或诊所里远程接受面对面的医疗服务。医务人员也因此能够更加专心致志地提供最佳的心理治疗方案,切实满足患者需求。

640 (1).jpg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通过对超过六千名患者调研发现,92%的患者能够接受在线问诊的方式,线上诊疗的用户偏好正在逐渐增加。结合线下服务的支持,混合问诊将更加快速高效地解决大部分患者对于心理咨询的需求。心理诊疗机构将同步利用技术完善相关流程,比如收集病患的症状报告、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匹配更快、更优的医疗服务。

在远程诊疗过程中,Zoom实用的解决方案将为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更卓越的问诊体验。通过Zoom Meetings,患者可以和心理咨询师保持诊疗频率,无惧空间和地点约束,实现初诊、复诊的完整就诊路径和用药回访。当专家医师在别处办公时,巧用Zoom Rooms的可扩展性、智能画廊视图以及天花板麦克风,能够重新构想并设计诊疗空间,为患者带来和线下面对面问诊别无二致的服务体验。

为年轻人提供更好的混合式疗法

据统计,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为了应对患者年轻化的趋势,后疫情时代更多面向年轻群体的心理治疗中心应运而生。专为年轻人群提供心理诊疗服务的机构The Dorm为适应患者需求,与Zoom合作打造混合型团体治疗服务。客户可以选择亲临诊所或通过Zoom应用远程参与团体治疗。

The Dorm团队利用Zoom Rooms的技术和DTEN的设备打造更具包容性的环境,满足客户远程参加团体治疗的需求。

当下,心理健康正在受到大众的关注,相关咨询和诊疗服务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为了缓解线下问诊时常见的专家资源紧张、就诊流程冗长等情况,远程心理治疗为医疗服务机构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可能性,便于医疗从业人士灵活地选择提供服务的地点和方式,在线即可进行随访、接访、复诊等行为。

640 (2).jpg

患者同样可以通过Zoom等互联网沟通平台简化初诊咨询、复诊开药、线上下单药物、院外康复管理等流程,帮助大众在需要保障心理健康时实现合理的医疗资源分配,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从而进一步推动本土心理诊疗行业的数字化发展。

立即登录,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
本文内容来自于Zoom视频通讯,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快出海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zzx@kchuhai.com)删除!
扫码登录
打开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后即可登录/注册
加载中
二维码已失效 请重试
刷新
账号登录/注册
个人VIP
小程序
快出海小程序
公众号
快出海公众号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投稿采访
投稿采访
出海管家
出海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