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2025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从3.3%下调至2.9%。此次下调主要反映出近期美国推行新一轮高关税贸易政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预计这一放缓趋势将在美国及其主要贸易伙伴中最为明显,而亚洲等其他经济体则有望在新的贸易环境下保持稳健增长。
作为对美出口的重要国家,中国的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维持在去年12月预测的4.7%。部分原因在于财政刺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双边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相比之下,OECD大幅下调了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这两个与美国经济联系紧密国家的增长预期,分别下调了66%和50%。美国本身的增长预测也从去年12月的2.4%下调至1.6%。
从我们的图表可以看出,亚洲新兴市场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该地区包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台湾、泰国和越南等地。尤其在当前高关税背景下,这一增长引擎的作用更加突出。OECD预测,2025年新兴亚洲将贡献全球60%的经济增长,占比高于2023年的57%和2024年的56%。与此同时,北美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占比将从过去两年的13%下降至2025年和2026年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