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里,移动应用效果营销人员已将更多精力从提高App安装量转为提升App安装后的转化。基于此,AppsFlyer联合TikTok For Business重磅推出《应用内事件衡量与表现报告》(2022版)。
本次报告基于3亿次应用安装,110亿次应用内衡量事件,帮助移动营销人员了解不同行业的衡量策略与转化表现,指导您的应用内事件衡量配置。
报告有哪些核心洞察?
1 一款应用平均衡量35个应用内事件。至少70%的应用衡量购买事件,而超过50%的应用则衡量注册事件,以获取第一方数据,这也是隐私时代的关键所在。
2 63%的游戏应用使用可用于衡量SKAdnetwork转化值的几乎全部64个选项,而与之相比,这一占比在非游戏应用中仅为40%。
3 85%的非游戏应用的SKAdNetwork转化值配置方案集中在应用内互动相关的事件。相比之下,84%的游戏应用的配置方案集中于收入类事件。
4 观看视频广告的用户首日留存率比自然用户的高8%;截至第30天时,两者在提高忠诚度方面的表现却不相上下。
5 在零售类应用中,“加入购物车”与“完成购买”之间的“落差”为60%;然而,金融类应用注册转化成功率为每4个用户中有1个执行这个关键事件(注册)。
6 在玩社交博彩游戏的用户中,有6%在安装后30天内至少进行了1次应用内购,而策略类应用的这一占比是5%,这远高于软核类游戏应用,后者在安装后30天内至少进行1次应用内购的用户占比只有2%-3%。
7 大型应用(排名前30%)共计衡量370万个日常应用内事件;中型和小型应用分别衡量14.7万个和4.1万个。
8 一款金融类应用衡量的事件通常不少于90个,而其他类型应用衡量的事件平均数为26个。当然,并非颗粒度越高的衡量其营销效果也越有效。如果细颗粒度的衡量造成因缺乏重点而难以确定有可行性的见解,那反而是“过犹不及”。
新版报告还有哪些亮点?
·哪些应用内事件值得衡量?衡量多少应用内事件才是合理的?
·哪些SKAdNetwork转化值配置模式可供使用?
·如何高效配置SKAN数据回传计时器?
·TikTok全新解决方案及采用趋势
·应用内事件表现数据:营销漏斗转化率
·视频广告对留存基准影响(第1-30天)
本文内容来自于AppsFlyer,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快出海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zzx@kchuhai.com)删除!